17′35″,阿诺德的轮休让利物浦右路进攻发生了变化,最明显的就是萨拉赫有球时间变多了,阵地战前中期参与度增加。虽然有球时间增加了,但没有队长的拆火和冲刺距离,Mo的持球无法造成太大威胁。图中Mo外拉得球正面有两名防守球员,回传戈麦斯可是戈麦斯没有阿诺德的传中能力,这让局部变得发死。等到队长来完成传中,罚球区内的空间已经被压的很小。除此之外安切洛蒂的首发4-4-2实际上了3名中卫,2名边后卫,右边后卫是由马克西莫维奇客串(赛季首次),针对可见一斑。
1)对于利物浦来说,阿诺德是至宝,也是忧患。“太子”已经形成独有的足球风格,而利物浦很多战术需要这种风格的支撑。目前看戈麦斯、霍弗都没有阿诺德的进攻能力,而市场上类似的球员少的可怜...一个幸福的烦恼。
20′39″,默滕斯接迪洛伦佐传球小角度抽射破网,0-1。
2)不去谈论范迪克和默滕斯的争议点,暂时离开比赛,咱们聊聊范迪克。
① KOP肯定有发现,本赛季几乎每场比赛范迪克都会被卷入类似的情况中,争夺高球跳起的范迪克会在落地时出现“伤病状态” 。
vs水晶宫与库亚特的空中对抗,单脚落地的范迪克在触地后呈现了“伤病状态”,这样的画面你每周都能见到。我无法用专业的术语告诉大家这下会带来什么后果,什么原因导致的。但我知道如果自家中卫频繁这样落地,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,体能?疲劳?习惯?对外界没公布的伤病状况(去年12月连胜,范迪克就是打封闭熬过来的。年初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说过,但国内貌似没有报道)等等,教练组以及后勤团队要想想办法了。
② vs矮个子失手。体型相差不多的对抗范迪克没有问题,但对付矮个子....
18/19赛季英超第25轮,与埃尔南德斯争夺高空球失利。
17/18赛季欧冠1/4决赛次回合,范迪克与斯特林的身体接触,裁判没吹,热苏斯门前轻松破门。
这两个案例与本场比赛的争议不太相同,但问题是一样的,范迪克在对付矮个子球员上会吃亏。除此之外范迪克是那种很需要和主裁判联动的球员(因为范迪克的体型,很容易迷魂人觉得这下也叫犯规),当对手“阴”你时,范迪克会突然短路放弃皮球,进而导致防线少人被对手一个直塞打穿。
回到比赛。30′09″,Mo拉到边线拿球,没有帮手Mo很难独自前进(正面1v2),回球亨德森,戈麦斯套上接球,此时与17′35″不同的是米尔纳的位置,队副的无球大范围移动属性可以丰富进攻线路,这次他来到右路给了戈麦斯多一条出球路线,不过结果看,效果一般。
3)上半场利物浦阵地战(右路)进攻进入6区后基本被那不勒斯掐死,当需要萨拉赫拉边时,Mo就会陷入1v2的局面,客队4-4-2的防守整体移动(向左)做的很棒。
32′07″,再看这次,几乎是寸步难行。菲尔米诺和米尔纳的参与也无法在局部破僵。
4)那不勒斯左路整体防守只有两个漏洞。① 亨德森传中球:当戈麦斯、萨拉赫、菲米尔诺都钻进客队包围网后,那不勒斯也很难抽出人手去防队长。② 初期的肋部空当,也就是米尔纳跑动的路线。
44′37″,亨德森传中制造角球。上半场队长至少完成了5次同位置传中,传中的落点都是点球点于球门区之间的位置。
5)还是看萨拉赫,拿球=被夹击。另外因为Gini向前进入锋线争夺头球,所以Mo才移动出来接球。可以看到当上半时进入尾声,利物浦进攻在不断投入力度,图中罚球区外只有米尔纳一人保护二点球,在此之前是法比尼奥(Gini)和米尔纳的双人保护。
与右路不同,利物浦的左路进攻环境要好很多。39′50″,马内甩开阿兰的防守将球传给罗伯逊,随后向前再次得球,与菲9撞墙后送出横传。
45+3′34″,图中能看到那不勒斯左右防守的不同。当利物浦攻马内这边,那不勒斯的3中属性就会发挥,右中场阿兰需要充当右边卫防守,而原本的右边卫迪洛伦佐会变成右边后卫,这个设计非常巧妙,但有一个问题,中场整体不会右移,这意味着法比安·鲁伊斯(左中场)不会靠过来,两人之间的空当需要默滕斯来。比利时人的防守能力给了米尔纳这次机会。
易边再战,利物浦简化了阵地战进攻。首先变的是右路进攻模式,虚攻左路实攻右路,减少右路脚下球的过程和时间(PS:这里用“变”字不太合适,利物浦本来就擅长屯兵一侧而后攻击弱侧的球队)。54′20″,Gini长传找到戈麦斯,队长不停球直接搓后点,菲9险些破门。
接着变得是角球落点,右角球由上半场内弧前点球改成内弧点球点位置球,范迪克原地生抗,洛夫伦在后前冲。54′59″,范迪克一点对垒库利巴利。
57分钟,利物浦换人调整,张伯伦换下戈麦斯,亨德森改踢右边后卫,“大帅”踢右中场。57′31″,利物浦阵地战宽度攻击,亨德森拉边,萨拉赫内锋位,张伯伦后上完成横传,可惜罚球区内包抄点没到位。
比赛愈发开放。60′25″,连续攻守转换后罗伯逊送出横传,Mo左脚射门被梅雷特没收。
61′56″,阿利森→罗伯逊→马内→张伯伦→菲尔米诺,简洁高效。中卫属性的马克西莫维奇在这个位置完全挡不住马内,而后失去的位置被菲尔米诺占领,可惜了最后的头球攻门。
64′29″,下半场第二次右角球,米尔纳主罚,点球点内弧高球,前冲的洛夫伦碾压默滕斯头球破网,1-1。老板欧冠首球的套路与54′59″完全相同,此时这个落点那不勒斯无法招架。
猛攻的势头并没有持续太久,平分后比赛重新回到利物浦阵地战进攻节奏,一个相对较慢的节奏中。86′25″,张伯伦单骑闯关赢得角球,不过“大帅”并不满意自己这次的突破。80分钟左右有一次菲尔米诺吸引5人防守分球张伯伦,可惜后者领球失误错失了远射的机会。
6)张伯伦是一名非常要强,对自己要求很高的球员。从赛季的一些个人发挥上能看到张还没有回到自己的最佳or常规状态,5成力,这是我认为张伯伦现在发挥的水准。
吃一堑长一智,下半场利物浦第3个右角球,那不勒斯在洛夫伦的跑道上放了障碍物。随后比赛在互有攻势和一次小规模的“团战”中收尾。
7)总的看,上半场利物浦进攻受阻,进球后的那不勒斯收紧了篱笆,尽管如此40分钟后利物浦还是猛攻了一波。易边再战利物浦开始解放,标志是阵地战不再以右路为主,50′~65′是比赛开放期,运动战利物浦连续错失机会。定位球是利物浦的看家本事,针对性的落点扳回比分。随后比赛回归上半场节奏直到终场哨响。